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拓展园地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的基本原则

发布时间:2013-7-18      阅读次数:1648

一、实践性原则

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没有实践行为活动就不可能暴露个体的心理弱点和不足,也不可能产生某一方面的主观体验和现实感受,更不可能有应对某些困难的经验积累。特别是军人战场的实践行为体验平时是很难感受到的,没有那种刺激,绝对不会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和行为。

二、自觉性原则

在平时的心理行为训练中,尽管使用一切高技术手段和设置近似实际的情景,但总与实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参与者树立自觉参与的意识,即自觉知觉物理环境,充分体验心理场效应,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认同自己的地位和角色,才能有所谓真正的现实感受和主观体验,达到训练目的。

三、主动性原则

人对客观环境的认识和决定自己的行为是以需要和动机的参与来选择、取舍的。人没有主动性,就可能会以消极防御的反应方式来应对外来的困难,因而,也就与激活、调动潜在能量应对困难的目的背道而驰,所以,也就不会有心理潜能训练效应的存在。

四、整合性原则

军人心理潜能素质开发和个人的体魄、思想、品德、技能、文化、遗传等素质密切相联。没有其他素质的支撑和发展,心理潜能的发掘和发展是不可能的。另外,军人无论平时或战时,其群体性是突出的特征之一,心理相融、心理感染的效应特别明显,因而,在心理潜能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军人个体素质发展的整合性和群体发展的共生性,以及充分发挥交互影响的心理效用。

五、差异性原则

心理潜能的差异是个体性的反映,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个体的潜能优势点不同,其潜在能量的水平也不同。因此,心理行为训练要区别对待,因人而异。

  返回>>Top

鄂公网安备 42010502000865号